【资料图】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一方面校外学科类培训的乱象得到了明显治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新的焦虑,加上有的家长以前就存在的焦虑情绪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二者叠加,带来了新的教育焦虑和矛盾。结合家长在教育焦虑方面的现状,学校需更加注重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了解家长焦虑的原因,对家长进行有效指导,才能帮助家长消解焦虑。
分析家长焦虑原因,看见家庭需求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家长的焦虑主要包括6个方面:
对孩子学业质量的焦虑。“双减”后,学生的课后补习、作业量明显减少,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业质量受到影响,比如不少新高一的学生家长担心作业不够多,孩子跟不上高中学习节奏。高三学生在冲刺高考,家长也很容易有此方面焦虑。这类焦虑的背后,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高期待。
对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未知的焦虑。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及状态都不是很了解,包括学业表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活动等。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家长表现出焦虑很正常,这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期待。
对孩子课余时间安排的焦虑。“双减”后,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裕,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否可以“自觉学习”“自我负责”,如孩子写完作业后打游戏怎么办?在家沉迷网络怎么办?孩子可以做到合理安排自由时间吗?这类焦虑的背后,是家庭对孩子独立和负责精神的期待。
对亲子沟通和教育方式的焦虑。因为疫情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变化,孩子会有更多时间在家里,当家长的焦虑又不经意传递给孩子时,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增加,这引发了家长对亲子沟通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的焦虑。
对孩子生涯发展前景的焦虑。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父母产生担忧。尤其在孩子的高中阶段,父母会对孩子未来就读的高校、专业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焦虑。
对孩子情绪状态的焦虑。孩子身心的发育变化、学业的压力等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状态发生波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情绪的起伏更明显。家长也会由此产生对孩子身心健康状态的焦虑。
建立分层沟通渠道,满足家庭期待
家长的教育焦虑很多时候来源于信息的不确定、不知情。因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将学校的教育安排、校园活动、学生的学业现状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并从学校层面、学部层面及班级层面等分级分层地开展家校沟通工作。
学校层面主要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开展家校信息交流。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帮助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类动态。学校心理中心建立了心理教育主题“线上橱窗”,通过线上平台向家长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建立了家庭、学校心理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三点一线”心理直通车,公开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信息,开设网络咨询平台,举办公益讲座、心理教育活动等,拉近了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距离。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每个学部、每个班级均有学生家长参与家委会工作,为学校工作建言献策。
每年固定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各位家长走进校园和课堂,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师资队伍、社团活动等情况,切实感受科技实验室、多媒体信息中心、机器人实验室等专业场馆的魅力,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生活情况,让家长真正安心、放心。
学部层面借助微信平台,每周以“学部周报”的方式向家长介绍一周内学生的整体学业情况、各学科学习内容、下周学习计划、学部特色活动、近期活动安排等内容,同时每期周报都有心理板块,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心理近况。各学部每月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们沟通近期学生的德育表现及学业表现,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学部也会请学校心理教师、生涯规划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为家长介绍相关资讯,提供心理支持、生涯规划等服务。针对学生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学部会召开家庭见面会,联合班主任,邀请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等人员共同参与,为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
班级层面主要通过家长群,让家长第一时间知晓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家长们也可以在家长群里向班主任、学科教师提问。班主任会用一对一沟通的方式与家长互动。当班主任觉察到有的学生需要学科教师或心理教师进一步关注时,会及时建立“家长—班主任—专业教师”的个体联络小组,以小组会议的形式,和家长深入沟通并提供专业建议。我校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导师,导师会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支持、生涯规划等服务,还会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络,必要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支持。
开发有针对性的家长课程,缓解教育焦虑
根据对教育焦虑问题的深入分析,我校开发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家长课程。家长课程主要围绕提升家庭适应力、提升家庭凝聚力和家庭复原力三个目标。家庭适应力课程旨在帮助家庭在面对压力时,适当调整家庭成员的权力结构、角色分配以及家庭规矩,以满足家庭对孩子独立成长、自我负责的期待;家庭凝聚力课程旨在平衡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与结构上的联结,以满足家庭对良好亲子关系、和谐家庭氛围的期待;家庭复原力课程旨在发展家庭在遭遇危机或面对长期压力时,可以恢复健康的平衡稳态进而继续发展的能力。
家庭适应力课程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长成长营和系统式家庭养育线上训练营。家长成长营旨在帮助家长通过体验性心理活动,梳理家庭成员的角色分配,一定程度地干预、缓解家长的焦虑问题。家长成长营以一学年为一届,每个学期安排2个工作坊,家长自愿报名。目前设置的工作坊主题有:“接纳自己,接纳孩子”“触摸自己的情绪”等。系统式家庭养育训练营旨在培养更有系统视野和成长取向、更有能力应付各种养育问题的父母。线上训练营分为教师授课、家长分组讨论、生活中练习、实践后反馈四个部分,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家庭调整养育方式,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
家庭凝聚力课程主要通过线上亲子支持性团体活动的方式来开展。学校心理中心会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不定期开展线上主题团体活动,结合艺术表达、正念聚焦等心理学专业技术,带领家长体验并邀请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分别从对方的视角进行换位思考和探讨,理解彼此的态度与想法,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家庭复原力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家长学习读书会,由心理教师选购相关的专业书籍,组织家长一起研读分享。每周读书会由家长领读、分享家庭故事、理解书中建议、心理老师补充、讨论交流感想等环节组成。二是周报“家长篇”,即在每周一期的周报中,开设家庭教育专栏,由主管教师、心理教师共同撰写亲子沟通、关怀家庭情绪、树立家长榜样、共画生涯蓝图等内容。三是家长微课堂,由心理教师领头、相关专业力量参与,共同录制家长课堂微视频,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未来,学校希望能挖掘更多的心理支持资源,在家校互动中进一步满足学生家庭多元的需求和期待,努力消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帮助更多家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4日第4版
标签: 高级中学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一方面校外学科类培训的乱象得到了明显治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
现在“熊孩子”这个词已经不只是对调皮孩子的一个称呼了,更多代指那些没有规矩、极端自我、任性妄为的...
孩子们在改造后的水池边玩游戏。(资料图片)幼儿园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作为温州市“未来教育”窗口校种...
如今,劳动课已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越发突显其重要性。...
2016年,采访首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宋金如教授时,我第一次听到史维浚的名字。宋教授退休30多年,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