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正常教育配套成炒作热点 “名校环城”现象凸显

  • 2021-04-07 17:30: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各地新建名校冠名学校数量激增。一些正常的教育配套,却演变成为众多开发商炒作的热点,形成“名校环城”现象。《新华每日电讯》就此调查发现,抱着“买房进名校”的心理预期,一些群众购房后却发现,有的学校几乎人满为患,导致孩子难以入学,有的学校名不副实、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名校环城”指的是新建名校冠名学校多密集分布在新城区。按理说,优质教育资源及时跟进城市扩展的步伐,本身并无问题,也符合“就近入学”的政策规定。然而,当这种名校“跟进”变成“批量复制”,当名校的“名头”成为地产销售的“噱头”时,事情就变味了。不客气地说,这就是在变相炒房。

城市要发展,教育必须均衡,在新城区配置一定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拉大城市构架,吸引居民入住,也有助于解决主城区拥堵的问题。但当大家都“一窝蜂”涌到城郊拿地,必然会造成新的资源配置失衡。

一者,可能会出现为开发而开发的“造城”潮。大饼越摊越大,城市远郊成了居民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地方,功能极为单一,其他相应的基础设施都跟不上,有沦为“睡城”乃至“鬼城”的可能。而在城郊规划大批住宅,反而会加剧通勤的压力,难以有效缓解拥堵问题。

再者,这种以追逐优质教育资源为诱饵的销售策略,因为击中甚至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必然会引来众多追捧,从而在客观上推高房价,加剧当地房地产的市场热度,这与中央长期以来“房住不炒”的政策并不相符。

当然,一些地方或许对此并非不知情,只是出于拉动楼市的考量,甚至乐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这也表明,某种程度上,“名校环城”现象体现了地方政府、地产商、教育产业链等几方主体的某种默契。毕竟,大家都明白,让当下不温不火的房地产热起来,只有挑逗刚需。而最“刚”的刚需,莫过于教育。“中国式家长”最舍得花钱的地方,不外乎子女教育。

类似操作在很多城市已经运行多年。一些城市管理者不把力气和关注点放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不是通盘考虑城市规划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调性,而寄希望于所谓“名校克隆”,长此以往,只能继续加大教育的分化与割裂。

那些去往远郊买房的家长,并非不知道这不过是搭售房子的噱头,但依然肯掏钱,只能说,事出不得已耳。好学校就那么几所,还能怎么办呢?如果买房能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也只好如此了。

针对人为炒作学区房的现象,吉林省教育厅近日发文,提出缓解家长因为择校购房产生的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其实,如果不拿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真招,不足以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用切实待遇鼓励优质师资流动,而不仅是校名的更替,或许才是正确的方法。

可见,欲求遏制“名校环城”现象,除了从城市规划、从政策层面禁止房地产商捆绑教育进行宣传之外,治本之策仍在于从教育内部着力,本固则乱象不生。譬如,争取办好每一所中小学;尽可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别让家长总生活在焦虑中;不要再瞎折腾了,让懂教育的管教育,教育就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

谁在炒房?什么在逼着家长到处追着名校跑?地产商何以能够与名校合谋?教育不该是最基础的公共品吗?说到底,唯有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才会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才能有针对性地辨症施治。(黄羊滩)

标签: 教育 配套 名校

推荐阅读

天天实时: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古文?

选自《给孩子的古文》插图⦾对话人:柳袁照商伟最近,不少人文学者呼吁,由于网络语言的侵袭,近年来国...

环球最新:让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成为“香饽饽”

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是教育发展的中坚,是学校管理的脊梁。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不仅是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者,...

世界视点!精准帮教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帮教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指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专...

每日热讯!善用网络技术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

据中新网报道,近来,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直播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而参与直播的不少是退...

热点在线丨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生拟招收7261人

本报讯(记者林焕新)为贯彻落实全国征兵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为退役大学生士兵...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