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影响有限

  • 2023-06-05 09:06:17 来源:中国能源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在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组织院内外100余位科研人员历时4年撰写完成。陈发虎在论坛上指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总体趋好,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生态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报告显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早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1961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暖加速,达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两倍,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南部与东部降水减少、西北部增加的特征;高原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向好,环境质量优良,但局地仍存在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冻土退缩等问题。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边缘河谷地区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弱,并且自2010年以来,影响程度增速放缓,年均增长速率由0.84%下降至0.70%;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逐步增强,对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生态环境:放牧活动强度降低,对草地的影响减弱,耕地利用强度提高,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工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控;旅游业支撑作用提升,但局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重大交通工程快速推进,对工程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跨境污染物影响持续增加;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报告构建了包括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在内的十三大类150余项指标的评估体系,系统评估了近40年来高原农牧、旅游、工矿开发、城镇建设、重大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发虎指出,这项评估是一次从人类活动演化过程与多维度视角,运用科学工程模式,全方位阐释高原人类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益尝试,其中人类活动溯源等多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后续,报告将为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现在的评估结论主要是基于当前的认识,评估中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增速趋缓,未来这种趋势是否持续、什么时期能达到峰值,限于目前的数据和认知水平,仍拿不出可靠结论。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活动形式会更加多样,其影响也会不同以往;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化,未来人类活动会如何影响环境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类似的评估可形成规律性研究,未来可再次开展。”陈发虎说。

标签:

推荐阅读

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影响有限

近日,《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在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一部扶梯14层楼高!长城下面“藏”着最大最深高铁站-每日观点

近日,一位女乘务员介绍八达岭长城高铁站的视频火了。八达岭长城站是我国规模最大、埋深最大的地下高铁站。

首试成功!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深大谢和平院士领衔 实现海上可再生能源重大突破_视点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吴吉)近日,由深圳大学 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

国展中心停车场_国展中心|天天热闻

1、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临近东三环三元桥。2、它的东边有家乐福。3、换乘2次第一步

老子是癞蛤蟆_老子就是癞蛤蟆-头条焦点

1、西汉的吕雉、东汉的邓绥太后(孝和皇帝的皇后)、唐代的武则天(女主中唯一登极者)、北魏的冯太后(北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