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资讯推荐:中特估再重估|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额创近一个月新高 逆市加仓中字头

  • 2023-05-10 20:50:12 来源:澎湃新闻

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创近一月来新高。


(资料图)

5月10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股通净流入48.0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7.65亿元,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55.71亿元;前高为4月14日净流入64.24亿元。

高盛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Timothy Moe)今日表示,长期来看,越来越多长线基金将逐渐在中国市场建立头寸并寻找长期投资机会。

连日加仓“中特估”

沪深股通前十大流通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中国平安(601318)、中国石化(600028)、中信证券(600030),分别获净买入6.07亿元、3.91亿元、2.81亿元。

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科大讯飞(002230)、立讯精密(002475)、五粮液(000858),分别遭净卖出4.38亿元、3.91亿元、2.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特估”概念股近两日表现分化,但北向资金仍给与重点关注。

5月10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前三位的均为“中字头”个股,此外还净买入了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中免(601888)、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招商银行(600036)。

5月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的“中特估”概念股除建设银行、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外,还包括中国船舶(600150)。

北向资金或将回流

事实上,进入4月后,北向资金一改今年前三月的大幅净流入,4月小幅净流出约45亿元。

瑞银的测算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际机构投资者减持中国股票0.6个百分点(相对于他们的基准),基金低配中国的幅度再次接近2022年10月的低点。总体来看,国际投资者主要减持H股和中概股,而累计通过北向交易增持270亿美元A股股票。国际资金流出最多的行业包括公共事业、CRO和家电,而流入最多的行业包括休闲、餐饮和电商。

该机构同时发现,约80只基金(基金管理规模为680亿美元)在过去6个月连续增持中国股票,平均看,这些基金相较于各自的基准超配0.6个百分点。获得这些基金投资的股票在2023年一季度跑赢大盘2%。这些基金通常青睐互联网、休闲、金融和消费股。

东吴证券表示,有利海外资本进入中国资产的条件已经具备,如美国股市或许在5月后下跌,美联储停止加息,全球的非北美资本,包括中东、拉美、东盟的资本开始更多关注中国资产投资机会,中国经济处在正常复苏轨道上。

东吴证券指出,距离上次海外长线资金,在2022年3月至4月离开中国资产,已经一年多,海外资本已经充分调整了资产配置。从以上观点综合来看,北向资金或在5月之后再次涌入A股。

该券商认为,尽管即将涌入中国资产的海外资本没有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那么迅猛,但持续的净买入,会对市场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次涌入的资金,不再仅仅是对冲基金,还会包括一些长线资金,公募、主权基金等。

瑞银指出,考虑到政府扶持政策以及迄今为止出现的强劲复苏趋势,比如信贷脉冲数据好于预期、节假日消费火热等,仍看好中国股市。

“由于收入继续回升,且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开始传导至企业盈利,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利润率将攀升。鉴于MSCI中国指数估值比历史平均水平低一个标准差,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瑞银表示。

慕天辉(Timothy Moe)表示,长期来看,越来越多长线基金将逐渐在中国市场建立头寸并寻找长期投资机会。可以确定的是,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股市的长期增长主题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来自中东的“聪明资金”,较少受地缘政治因素干扰。

标签:

推荐阅读

资讯推荐:中特估再重估|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额创近一个月新高 逆市加仓中字头

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创近一月来新高。5月10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股通净流入48 0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7 6

天天热议:路人多看了一眼 救回老人一条命!

5月8日,血透患者陈伯(化名)来到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欲往肾病科血液净化区进行血液透析,途经

梦网科技(002123)2023年一季报点评:5G富信规模起量 GPT驱动逻辑质变重估

梦网科技(002123)2023年一季报点评:5G富信规模起量GPT驱动逻辑质变重估

焦点精选!武汉一高校15名学生结成考研联盟携手“上岸”

武汉一高校15名学生结成考研联盟携手“上岸”---考研联盟部分同学与其他同学一起在自习室备考(资料图)...

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2023-05-10】 天天热议

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台2023年5月10日17时15分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我县大部分乡镇地面最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