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焦点热议:我们的大脑在想什么?

  • 2022-07-27 16:08:0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们的大脑在想什么?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感的?脑科学是一门复杂、深刻的学科,让人“望而生畏”,但当我们换个角度走进脑科学,就会发现,它与我们学习成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打游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做功课的时候却老走神?为什么有的孩子做作业时就喜欢听音乐?……这些问题,我们都能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得到启发。为此,我们采访了《我的大脑好厉害》作者、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赵思家,同她一起走进脑科学的神奇世界。

学习方法


(资料图)

“大脑改变的程度取决于体验的强度”

神经科学能否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更加快速地掌握一个技能呢?在赵思家看来,关键就是要找到入门和精通状态之间的决定性差别,然后针对这个差别做“刻意训练”,就能够事半功倍。

她列举了几个神经科学实验的案例。比如,加拿大心理学教授Joan Vickers通过观察发现,专业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眼睛的移动会比常人更少,并会让视线固定在一个位置更长的时间,她把这个现象称为 “安静的眼睛”(quiet eye)。她以此建议,在做运动训练时,记住训练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视觉注意力,让这种控制变成自动的,将会受益匪浅。

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同样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运用来优化学习方法。比如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把字幕打开,会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当屏幕上出现和声音相符的字幕的时候,人就会自动去看字幕,而且很难故意去无视字幕。这一下意识的反射行为不仅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存在。”赵思家说道。

要提高阅读水平,就需要了解大脑是如何学习新技能的。“当我们有所感、有所体验时,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也短暂地被激活。而重复地激活这些神经细胞,会给大脑带来物理性的变化。通过重复训练,这种‘偶尔发生’的神经活动慢慢变成‘固定’的存在。”在赵思家看来,这种“神经可塑性”也体现了学习的本质。“神经可塑性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但大脑改变的程度取决于体验的强度。有些体验印象深刻,它给大脑带来的改变就越大。有些体验很弱,但如果不断重复,也能增强所带来的改变。总之,耕耘越多,收获越多。”

神经可塑性还遵循“用进废退”这一原则。经常使用的突触会更为发达,而不常被用的突触则会被削弱,甚至逐渐消失。所以赵思家强调,对于大脑学习来说,坚持也是相当重要的。

“真正了解了脑科学之后,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你能获得一种科学的观察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赵思家说。

认识自我

“了解认知的界限,了解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变化的界限”

为什么有人不能理解别人在想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情绪?……当我们深入了解便会发现,除学习之外,生活中各种大小问题也和脑科学息息相关。

神经科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孤独症,这种因为大脑发育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孤独症患者缺乏同理心,即理解他人的能力,或者从别人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而让他们失去同理心的原因是大脑里与社交有关的区域出现了问题。”赵思家介绍道。通过神经科学,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多动症、抑郁症等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的病症。“无知最可怕,恐惧多是来自无知。你了解了,反而能更好地接受它、面对它。”

通过神经科学,我们也能进一步把握青少年的情绪管理。“当少年朋友们戴上科学的眼镜,以第一视角仔细体验和观察这一段路程。神经科学会告诉他们,人就是这样的,青春期的大脑就是更容易情绪化,更冲动,也更容易上瘾。”赵思家说道,“既然知道手里的鸡蛋容易碎,就要尽量避免拿着鸡蛋陷入危险的境地。”

学习、健康、情感、情绪,神经科学在诸多方面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此角度来看,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自己,了解神经科学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赵思家认为,神经科学的作用,并不是“十天内记忆力提高20%”或者“让脑潜力在关键期突破人类极限”等,“了解神经科学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认知的界限,认识到在短时间内能够发生改变的界限,以及技巧加成的界限。”

“对大脑了解更多之后,我反而放下了一些执念。大脑的美惊艳了我,我意识到自己的大脑真的好厉害,而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对于赵思家而言,大脑能让自己感受想感受的、选择想获得的东西,这本身就弥足珍贵。“神经科学让我客观地认识了自己,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存在,并发现自己无论平凡还是不凡,都十分珍贵。”赵思家说。

科普阅读

“兴趣的灌溉一定需要长期的阅读”

我们为什么需要不断努力?如何保持好奇和兴趣?从神经科学来看,其中的奥秘就在多巴胺。赵思家认为,作为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带来的效果是奖励,能让人充满干劲。当我们努力学习获得夸奖时,大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就会自动分泌多巴胺,我们则会感到开心和满足。在此之后,这份奖励会变成动机,鼓励、刺激我们下次也这样表现。大脑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不断地激励我们用意志力反抗自己懒惰的习惯。

“人的所有行为都始于动机,在教育中也是一样。”赵思家说,“比起追求短期的满足,更应该去建立内在的动机。”在她看来,人和机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会有“想要”的冲动,“想”就是好奇心,而“要”就是动机。“教育就是要让人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我们能够自主地朝着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人不仅要能维持追求这一目标的行为——坚持,还要能维持心理上对这个目标的渴望——热情。”

在赵思家看来,科普阅读正是培养好奇心和热情的重要方式。“感谢科普阅读,让我知道学习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也让我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科学。”赵思家说,“正是十几岁时看的科普书,点燃了我对科学的热爱。”

赵思家的父母都不是理科出身,正是从小阅读的科普书籍,为她搭建了一座通往科学的桥梁。“没有人天生就是科学家,能够走上这条道路,必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和长期的灌溉。”在赵思家看来,启发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或许是在书本上,或许是在大自然中,或许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兴趣的灌溉一定需要长期的阅读。知识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阅读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它能带来游戏和美食无法带来的满足感。”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彭诗韵)

《我的大脑好厉害》

赵思家著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4月出版

标签: 在想什么

推荐阅读

天天实时: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古文?

选自《给孩子的古文》插图⦾对话人:柳袁照商伟最近,不少人文学者呼吁,由于网络语言的侵袭,近年来国...

环球最新:让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成为“香饽饽”

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是教育发展的中坚,是学校管理的脊梁。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不仅是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者,...

世界视点!精准帮教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帮教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指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专...

每日热讯!善用网络技术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

据中新网报道,近来,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直播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而参与直播的不少是退...

热点在线丨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生拟招收7261人

本报讯(记者林焕新)为贯彻落实全国征兵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为退役大学生士兵...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